看父母如何教孩子必要的生活常识和危机应变方法

时间: 2020-08-11 10:57 | 来源:资杨教育网


宋神宗时,有个大臣叫王韶,他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叫王寀,元宵节的时候坐在家人王吉的肩上出去看花灯,但因为他头上戴的帽子镶了宝石,于是很明显的被歹徒盯上了,竟悄悄地将王寀从家人的肩上换了下来,而王寀因为过度专注看灯也没有及时察觉,等察觉过后发现周围一个熟人也没有了,于是就明白了自己这是被拐了。

 

 

但是这个年仅五岁的小童三不慌四不忙,将头上的帽子摘下藏在袖子中,等看到官轿走近时连忙大喊:“强盗,救人!”人贩子大吃一惊,忙丢下他跑了,而这个官轿中坐的其实是宋神宗。

 

 

就这样,他得救了


而后太监将他抱回了宫中,说是“见驾”,王寀就知道自己这是要面见皇帝了,于是将袖中藏着的帽子拿出来戴上,见到皇帝的时候,不慌不忙的上前行大礼,将他是谁,怎么落到人贩子手中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并且危急时刻还不忘在人贩子衣服上留下了隐蔽的痕迹,协助宋徽宗将人贩子捉拿归案。

 

 

我看到这个事故的时候,其实只想问一句,天啊,这确定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吗?虽说古人早熟,可同为五岁,这孩子与绝大多数现代的五岁小朋友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临危不乱,果断机智,见到皇帝也显得从容不迫,这表示,王韶对儿子可谓称得上是教子有方了。

 

 

所以说,同为五岁的孩子,却有着明显的差别,致使差别产生的原因,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了。

 

 

从王寀的表现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王韶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有迹可循的
1、五岁的孩子知道“见驾”代表面见皇帝,说明孩子很有生活常识。

美国有研究表示,孩子三年级的时候,父亲如果一周有三天是回家吃晚饭的,那么等到孩子四年级的时候,他的词汇量会比那些每周回家吃晚饭不到三天的同龄人丰富很多。

 

 

这表示,父母如果经常陪孩子一起吃饭,对于孩子词汇量的积累或者是生活常识的积累作用是很大的。

 

 

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父母都在家吃饭,那在餐桌上的时候必然会当着孩子的面聊一些白天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当然,我国古代的时候讲究食不言寝不语,所以五岁的王寀知道“见驾”代表面圣,其实代表的是做父亲的王韶应该没少在孩子面前讲那些常识性的东西,听的多了,王寀自然也就知道了。

 

 

2、五岁的孩子面见皇帝的时候从容不迫,礼节周到,说明王韶平常有叫孩子出去见客,锻儿子的礼仪习惯。

 

古人非常重视孩子的礼仪培养,外出见客,待人接物什么的,都是需要父母给机会让孩子得到锻炼的。

 

 

我想王韶家里有客人来访的时候,他应该也没少将儿子叫出来见客,正因为见客的次数多了,礼仪已经渐渐培养出来,所以王寀在面对宋神宗的时候才能做到从容不迫,礼节周到。

 


3、五岁的孩子知道在人贩子身上留下证据,协助破案,这一点要不就是王寀多智近妖,要不就是王韶平日有教孩子如何应对危机的方法。

 

 

古代的孩子比现代的孩子早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上也有很多神童的故事,和他们比,王寀其实已经算是比较正常的了。

 

 

但是王寀凭着五岁龄稚,就有临危不乱,化险为夷顺带还将拐子坑一把的能力,确实让我这个成年人也十分佩服。

 

 

我猜想一方面是他自己本身就很聪明,急中生智;要不就是身为官人的王韶明白,让孩子懂得自救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所以平时有给孩子做这方面的教育,教会孩子应对危机的方法。

 

 

 


1、对于危机,可以通过新闻或者真实案例,教会孩子一些危机的应变方法

其实防拐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信息 不外露”,包括平常晒朋友圈的时候不暴露家庭位置,财不外露等方面,容易给人贩子可趁之机。

 

 

每年都有大量关于儿童被拐卖的案件,因为现在的人贩子都“升级”了,拐骗技巧的上升总能让孩子或者家长降低防备心理,最后被拐子得逞。

 

 

对此,我觉得大家可以将历年来尤其是拐子转变拐骗技巧的这几年的拐骗案例总结一下,找一些儿童被拐之后的悲惨境遇,告诉孩子,被拐之后可能会出现怎么样的后果,提高孩子对陌生人的警惕心理。

 

 

另外再和孩子一起分析,那些孩子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人贩子拐走的,是由于父母的不小心,还是孩子对陌生人太过缺少警惕心。

 

 

懂得别人被拐的原因并清楚被拐后果之后,通过现实教训应该比父母口头上对孩子说一百遍“不要随便和陌生人走,不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效果要好。

 

 

毕竟最近有的幼儿园在进行防拐练习的时候,仍然有不少的小朋友因为缺乏警惕被陌生人拐骗成功。

 

 


而从王寀应对拐子的方法中,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发现被拐了,千万要冷静下来,如果走到人多的地方就立马向周围的人群呼救,而且父母平常一定要让孩子将家庭住址和自己的电话号码记下来,以防拐子倒打一耙。

 

2、对于生活常识,要懂得利用“餐桌时间”,并多给孩子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多一点时间陪孩子,平常在餐桌上的时候可以聊一聊自己工作上的事情或者其他事情,孩子在旁边坐着也就能从中获得一些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是一些生活常识,也可以是别的东西,可能暂时这些信息对孩子没有用,但是关于常识型的东西孩子却能不着痕迹的学习到。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有的孩子见长辈的时候并不喜欢开口叫人,所以,每当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平常在外面遇到不太熟悉的长辈时,他们会出现见到人不理不睬,态度上扭扭捏捏一点都不大方的情况。

 

 

每当这个时候,对方只能尴尬地对大人说“没关系,不喊就不喊吧!”

 

 

其实我觉得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孩子,而是大人没有将孩子教好。见到别人称呼问好是礼节性的问题,是最基础的东西,孩子怎么能成为一个外人眼中无理的人?

 

 

所以,我们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培养他这方面的习惯,看到长辈的时候一定要问好;

 

 

家里来了客人的时候,可以让孩子招待与他同龄的小朋友,多给孩子锻炼和实践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啊!

 

其实王韶教育孩子主要就一点,“寓教于生活”,这一点正是很多现代父母需要锻炼的能力。